昨天,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率先接種首劑由科興生產的新冠疫苗。一同接種科興疫苗的還有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律政司司長鄭若驊、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等
近5年深圳的國際教育飛速發展,也涌現出了不少國際學校,尤其是一些海外名校,例如哈羅、曼徹斯通、貝賽思、愛文等等,在短時間內就贏得了深圳家長的關注,如今深圳國際學校數量已經超過百所。
香港培僑書院深圳龍華信義學校,為從小學到中學12年一貫制,開辦完整香港課程的港澳籍子女學校,學校將聘任符合香港教資的教師任教,和香港培僑書院課程共享、教學同步、學分互認、學生深度交流、教師密切聯系,學生可以無縫升讀香港的學校或香港培僑書院。
香港教育局早前表示,農歷年假后會逐步恢復面授課堂。目前已有200多所學校遞交全校恢復半天面授課堂的申請,當中約一半為補習學校,另一半以幼稚園為主,大部分申請的生效日期為2月22日。隨著香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且疫苗本周也開始接種,相信港寶們重返校園只是時間問題。
春節假期已結束,香港大部分學校22日起陸續復課,最多可安排三分一學生回校上課。如果全體教職員每兩星期做病毒檢測,確保安全的話,全校就可以恢復半天面授課堂。目前約200多間學校提出全面復課申請,當中一半是幼稚園,只有小部分為中小學。
放完一個春節假期,家長們就要開始張羅給孩子選學校了。那么開學的第一場開放日活動,可千萬不要錯過!我們整理了深圳一些國際學校的開放日信息,家長們趕緊趁這次機會去學校實地看看!
2001年至2012年,因為“赴港生子”成風,總共有20多萬“雙非”港寶出生,這些孩子合法取得了香港身份,在香港生活和上學,但是還有一部分生活在內地。
在幫助家長們選擇國際學校過程中發現家長們經常糾結幾個問題:我要選英式的還是選美式的課程?學了A-Level課程是不是不能去美國留學?學了AP課程是不是只能去美國留學?IB課程是不是特別難?今天億米君就家長們比較關心的三大課程做簡單介紹,希望對您選擇國際學校有所幫助。
距離大多數的國際學校開學僅剩一個周末了,擇校問題也是困擾很多父母的一大難題,尤其是給孩子選擇了國際學校這條路的家長們,從幼兒園就開始了漫漫擇校之路。
香港中一自行派位1月份已經結束,接下來的3月份,各中學就會進行面試,以篩選心儀的學生。學校會根據孩子的校內成績、公開考試成績和課外活動等各方面,決定能否參與學校面試。
對于原本就沒有在香港讀小學,沒有香港升中呈分試,也沒有參與自行派位的港寶家庭而言,想要成功叩門香港Band 1中學談何容易?有呈分試成績,會更容易解決問題。有意讓孩子回港讀書的,建議提前一年的時間做準備
農歷新年長假期接近尾聲,基于疫情,相信不少港人僅限與至親家人拜年。回想起小時候,過年的日子總是令人特別難忘,媽媽來自大家族,我自小便擁有數十名表兄弟姊妹,成為我的好玩伴。
農歷新年幾乎是一年一度「大家族」聚會的難得機會,惜今年疫情「限聚」,錯失年度認識家族的機會,即使曾在學校學習家族關系圖,也不及拜年的一次見面認識得深刻,好些家庭再分不清三姑六婆姨媽舅父,日漸只稱唿uncle或auntie便算了,長此我們中華文化、家庭倫理會否日漸褪色呢?
傳統教育被填鴨式的教育培養成考試機器,繁重的課業、嚴格的考試,早已將孩子的天性抹殺,讓孩子感到巨大的壓抑和束縛。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家長逐漸蘇醒過來,紛紛把目光轉移至國際學校。
香港的陸地總面積雖然只有1000多平方公里,卻分布著多所高等大學。其中前八大的學校更是在國內廣受歡迎,國際上的認可度也非常高,排名亞洲領先。
上輯,億米君根據最新龍虎榜數據,分享了香港最強的TOP10小學的前5所。那么,今天億米君繼續和大家分享其余5所小學,希望可以協助各位雙非港寶家長,為子女挑選出最適合的學校。
愛文深圳校區自2019年辦學以來受到不少家長的好評,愛文在第一時間公布了2021年小學和中學課程將落地實施,面向高中生的創新教育項目也會隨之而來。也就是說,2021-2022學年,愛文除了小小世界2歲班和幼兒園學位現已開始接受申請,2021秋季小學、中學亦均按計劃接受招生咨詢。
2021年牛津、劍橋的錄取放榜已經告一段落,在國內總共發放266枚offer,海外還有30+枚offer。和美國藤校相比,牛劍可以說是非常慷慨了。
最近隨著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海外高校放榜,內地國際學校offer成績開始匯總,深圳國際交流學院以牛津大學12枚offer,劍橋大學19枚offer,位列國內offer第一,對于想讓孩子去海外留學的家長來說,簡直是超級吸引了
我們經常會收到家長的各種流言,而關于國際學校,很多內地家長關心問題常常是:“孩子進了國際學校是不是沒有學籍了呢?”“有沒有雙學籍的學校呢?”“在國際學校中學籍到底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