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國際性調查發現,香港國際學校每年學費平均達17.2萬港元,排名全球第9,學費水平較去年上升19%,學生若在國際學校完成小學及中學課程,總學費至少達200萬港元。全球排名第一的是中國大陸,每年學費高達26.2萬港元,新加坡則排名第5,每年學費為20萬港元。
英基幼兒園、小學及中學,均重視孩子的英語程度,雖然并不要求幼兒以英語為母語,但報讀時會考慮小朋友是否能在英語教學環境中學習;建議心儀英基幼兒園的家長,先參加英語游戲班(Playgroup)
名人明星都熱衷于讓孩子接受國際教育,紛紛選擇國際學校,其中,香港國際學校一直是心頭之選,很多名人明星父母都為了將孩子送入香港優質國際學校不遺余力
3月至4月,公布結果、2星期內交付定金(不設留位)。當然,學校可能會發布新動態,改變招生方式。所以在這里提醒各位爸爸媽,如果已經確定了意向學校,要密切關注意向學校公告,以免錯過報名時間、招生信息等重要信息。
對于內地港寶來說,能入讀香港寄宿學校當然是最好的。很多家長不方便過港陪讀,也心疼孩子天天早起跨境辛苦。而且挑選提供寄宿的學校,既能讓孩子專注于學習,又能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但是,因學生年齡小,校內寄宿存在一定隱患,香港政府規定12歲以下的學生不能住校
當聽到學校要舉辦「失敗周」教孩子失敗的時候,我崩潰了:為什么要教孩子失敗?失敗需要教嗎?不如教成功吧!而且失敗二字太負面了,不如改叫「自強周」、「奮斗周」。
雖然“當了美國人的媽”,但孩子是外國籍,父母卻是中國籍,孩子回中國上學卻和普通中國孩子不太一樣了。很多家長多少都抱怨過,當初去生沒想過回國讀書會遇到這么多的困難與阻礙,內地公立學校讀不了,國際學校質量參差不齊,好的學校競爭激烈得可怕。
香港升中考試由兩個考試成績決定,一是呈分試,二是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試。關于這兩個考試是怎么影響小朋友能否升中的,億米君之前有詳細寫過,想要了解的家長可以點擊下面圖片閱讀。
香港,是全中國最繁華的城市之一,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地方之一。根據所賺取的收入和所處的社會地位,我們將香港人一共分為三個階級。那么,不同的階級對于自己子女的未來究竟產生著怎樣的影響呢?
23.8萬港幣就算最貴了?在內地隨便找個普通的國際學校就超過了20萬,香港的20萬港幣還能讀頂尖的國際學校,這學費有點太值!香港名校的申請不是簡單的填個資料交個表,每所不同類型學校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要針對不同的學校“對癥下藥”準備資料。
香港國際學校收費高,這是大多數人對于國際學校的第一印象。低的學費6、7萬,高的甚至能到達20萬多一年...即便如此,比較好的香港國際學校,學位依舊難求。
本港第三波疫情逐漸回落,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2日發表網志指,政府正與粵澳兩地政府重啟討論作準備,讓社會在情況容許的時候逐步恢復正常運作和活動而旅游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則透露,特首林鄭月娥已經向中央政府反映,盼本港不用零確診下才可以通關,有望10月內能開放有限度通關
香港的整個升中流程: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是教育局制定的升中程序。如果你的子女想升讀政府資助的中學,便要參加這套辦法。程序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很多美寶家庭父母經濟條件好,想讓寶寶從小就讀國際學校,提前讓寶寶熟悉國際化的環境,提高英語水平,為以后的出國學習打基礎。比較來比較去還是覺得香港的國際學校會更有優勢,那么,美籍寶寶申請香港國際學校要怎么進行擇校呢?
HKIS全稱為Hong Kong International School,香港國際學校,是一所超過50年歷史的一條龍國際學校。除了大家所熟悉的陳冠希,謝霆鋒之外在各行各業都有知名校友。
7月6日,一項國際“高考”——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簡稱IB)發榜,香港誕生23名取得45分滿分的IB狀元,強力證明了疫情之下,香港的國際教育依然保證良好質量!其中英基學校協會更是包攬了一半,共產出12名狀元,以及24名考獲44分的榜眼。
每年臨近小升中的時候,總會有許多港寶家長處于糾結狀態,孩子馬上升中了,是要回港讀還是繼續在內地升中呢?赴港讀書的話,又要怎么申請香港中學?如果留在大陸讀書,家長怕內地學校的教育方式,都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對個人的思維發展會有限制
今年,拔萃男書院有3名學生取得45分滿分,較去年的4人,減少1人,該校今年有9名學生取得44分,成為「榜眼」。全部60名考生當中有七成取得40分以上,全部考生都取得30分以上,平均分為41分,校方表示是歷來成績最好的一年。
香港有很多名校,有的被稱為「傳統名校」,有的被稱為「地區名校」,有的則被稱為「傳統英中」。究竟什么是「傳統名校」呢?那些學校才是「傳統名校」呢?原來,被坊間統稱為傳統名校的是以下22所學校,他們全部由基督教或天主教教會創立,歷史悠久,培育過不少社會人才,辦學成果有目共睹
新加坡國際學校(香港)于1991年創立,學校依照新加坡奉行的英普教學模式,設有幼兒教育、小學及中學部,中五及中六設有IB課程。并從幼兒班開始實行英語和中文教學,更備有簡體中文的多元化教材。